版本

menu_open
警告:系统已根据您所用大版本 (2024.1.1.8691) 自动跳转至最新文档。若想访问特定版本的文档,请从 Audiokinetic Launcher 下载离线文档,并在 Wwise 设计程序中勾选 Offline Documentation 选项。

Pitch Shifter

Pitch Shifter 插件可用于更改音频信号的音高,而不影响其时长。 该插件可与复杂的复音信号(比如不仅是人声)配合使用,并可对音高上下移调。 当干声信号未完全衰减时,它还可用作 Harmonizer(和声效果器)(虽然对此我们推荐 “Harmonizer”一节 解决方案)。

Choosing the delay time

延迟时间参数会影响使用算法时导致的缺陷类型。短延迟值可导致调幅杂音,但不会产生明显的回声问题。而使用较大延迟值将不会再遇到调幅问题,与单声道上的干声信号相比,会使指定音程的移调听起来音更准,但会听到明显的回声效应。 建议:对于只做音调变高(不做和声效果)的声音通常建议采用 10 ms 至 100 ms 之间的范围。 在这些情况下产生的回声是可接受的,并不需要很高的音高分辨率,因为并没有原始(干声)信号作为参照。

理想的延迟取决于音频内容,拥有大量瞬态(如击打声、鼓声、爆炸声等)的信号可能使用较小的 Delay Time 设置较好,而具有更稳定频率内容(如语音、乐器等)的谐波信号使用稍大的延迟参数值可能最好,因为它可提供更准确的频率分辨率。

Pitch Shifter properties

Pitch Shifter 插件包含一系列属性,其中很多属性可实时编辑,并可使用 RTPC 映射至特定游戏参数。

界面元素

描述

Name

名称。效果器实例的名称。

效果器实例是一组效果器属性设置。它们可以是两种类型之一:自定义或共享集。自定义实例只能由一个对象使用,然而共享集可在多个对象之间共享。

(Object Color)

显示对象的颜色。单击图标可打开颜色选择器。

选择一种颜色并将其应用于对象。在为对象选择某种颜色时,会在选定方块上显示调色板图标,并在右下角标注黄色三角(如图所示)。

若要沿用父对象的颜色,请选中颜色选择器最左侧的方块。

Inclusion

Determines whether the element is included in the SoundBanks when they are generated. 如勾选,则包含该元素。如未勾选,则不会包含该元素。

To optimize your sound design for each platform, you might want to exclude certain elements on certain platforms. By default, this check box applies across all platforms. Use the Link indicator to the left of the check box to unlink the element. Then you can customize the state of the check box per platform.

When this option is unselected, the property and behavior options in the editor become unavailable.

Default value: true

(Show references)

指示工程中有多少元素包含对对象的直接引用。若存在对对象的引用,则图标显示为橙色;若不存在此类引用,则图标显示为灰色。

通过单击该按钮,可打开 “Reference View 视图”一节,并在 References to:(引用:)字段中查看对象的名称。

Notes

备注。Effect 的其它信息。

Metering

电平测量。指示当前正在测量电平的对象的名称。

允许浏览其他要测量电平的对象。

[备注]备注

只有对于包含 VU 电平表的效果器,Effect Editor 中才会显示电平测量界面元素。

设置 Effect Editor 中选定标签页的显示方式。默认情况下,整体面板中仅显示一个选定标签页。不过,您可以通过单击分隔器按钮将面板沿横向或纵向一分为二,显示两个不同的标签页。当前所选选项将以高亮背景色显示。

[备注]备注

无法同时在两个面板中显示同一标签页。若选中的标签页已在另一面板中显示,则另一面板将自动显示另一标签页。

Input

输入。该参数决定变调器将处理哪些声道。

值:

  • As Input:与输入相同。处理所有输入声道(默认)。

  • Mono-Center:单声道/中置。仅处理中置声道。 还会处理单声道信号。

  • Stereo:立体声。仅处理左前和右前扬声器。

  • L-R-C:左/中/右。处理所有前置扬声器,包括中置(如有的话)。

  • L-R-Ls-Rs:左/右/左环绕/右环绕。处理前置和后置立体声对。

  • L-R-C-Ls-Rs:左/右/中/左环绕/右环绕。处理所有全频带声道。

Default value: As Input

Process LFE

该参数确定 Pitch Shifter 是否将处理 LFE(低频效果) 声道。

Default value: false

Delay Time

长延迟时间将减少调幅杂音,但可造成显著的回声。请参阅以上章节,了解如何选择该参数值的详情。

单位:ms

Default value: 50

Range: 10 to 400

Delay Dry

延迟干声。确定是否应该对干声信号做延迟,以保持与移调信号(湿声路径)的同步。

[备注]备注

当在辅助总线上使用移调器时,该属性不起作用。 在本例中,干声信号由发送至辅助总线的对象定义。

Default value: false

Pitch Shift

移调。该参数指定音高将提升或降低的量(单位为音分)。 具体说来,+1200 音分向上移调一个八度,-1200 向下移调一个八度。 该值支持 RTPC(实时参数控制),并可以在播放过程中平滑更改,不会产生副作用。

单位:音分

Default value: 0

Range: -2400 to 2400

Filters 参数

Filter Type

确定可作用于移调(湿声)信号的滤波类型。 可以使用以下筛选器:

  • None —— 禁用该滤波器。

  • Low Pass —— 低通。从指定频率中提供高频率的固定斜率衰减。 低于该点,信号几乎不受影响,但高于截止频率点时,频率越高,衰减逐步增大。

  • High Pass —— 高通。从指定频率中提供低频率的固定斜率衰减。 高于该点,信号几乎不受影响,而低于截止频率点时,频率越低,衰减逐步增大。

  • Band Pass —— 带通。拒绝指定中心频率周围的所有频率。 中心周围的频率范围由 Q 进行控制。

  • Notch —— 带阻。为指定频率范围的固定衰减提供一个不同的宽度。 中心周围的频率范围由 Q 进行控制。

  • Low Shelf —— 低架。为指定范围的低频率提供增益/衰减。 此曲线类型也被称为 Bass Tone Control(低音控制)。

  • High Shelf —— 高架。为指定范围的高频率提供增益/衰减。 此曲线类型也被称为 Treble Tone Control(高音控制)。

  • Peaking —— 峰值。为指定频率范围的放大/衰减提供一个不变的宽度。 峰值周围的频率范围由 Q 进行控制。

Default value: None

Filter Gain

增益。移调(湿声)信号为所选频带执行的放大量。 增大此值将“增强”音频信号。 减小此值将“削减”或衰减音频信号。

[备注]备注

当选择了 Low Pass、High Pass、Notch 和 Band Pass 曲线时,Gain 控件不可用,因为这些滤波器类型的通带已经归一化为 0 dB。

Default value: 0

Range: -24 to 24

Units: dB

Frequency

评率。频谱中将受到增益影响的部分。

单位:Hz

Default value: 1000

Range: 20 to 20000

Units: Frequency

Filter Q Factor

品质因数。中心频率周围将受增益变化影响的区域。 低 Q 值表示带宽范围较宽,相反,高 Q 值表示带宽范围较窄。

当选择了 Low Pass、High Pass、Low Shelf 和 High Shelf 曲线时,该控制不可用。

Default value: 1

Range: 0.1 to 20

Output Levels(输出电平)

Dry Level

干声电平。作用于未处理信号的增益。

Default value: -96

Range: -96 to 24

Units: dB

Wet Level

作用于移调(湿声)信号的增益。

Default value: 0

Range: -96 to 24

Units: dB


此页面对您是否有帮助?

需要技术支持?

仍有疑问?或者问题?需要更多信息?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可以提供帮助!

查看我们的“技术支持”页面

介绍一下自己的项目。我们会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来注册自己的项目,我们帮您快速入门,不带任何附加条件!

开始 Wwise 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