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有幸作为声音设计师和音乐家参与了多部戏剧的创作。可能是出于偶然抑或是爱好,我经常会亲自上台演奏音乐。有时自己一个人单独演奏,有时则跟其他表演者一起。
因为接受过古典音乐的训练,所以我很擅长像歌剧或情节剧中那样以线性方式作曲。比如,像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A Soldier's Tale》那样。这种作曲方式在西方传统音乐中使用了好几百年,自然有它的长处。比方说,来精确到位地塑造戏剧场景,并将乐谱和剧本交织在一起,从而打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为此,我们会精心排练,充分准备,然后登上舞台,每晚都以同样的方式把作品演奏得无可挑剔。
这种作曲方式对不涉及跟观众互动的剧目来说比较适合。不过在包含即兴表演的剧作中,预先制作的配乐或按乐谱演奏的乐曲有时过于死板。这个时候就要用到 Wwise 了。
通过在舞台上自由地演绎音乐营造美妙的戏剧瞬间(2023 年在 Périscope 剧院上演的《Merci d'être venus》)。
今天,我想跟大家说说我为戏剧《Merci d'être venus》所做的声音设计,以及促使我选择 Wwise 作为舞台创作和演奏工具的缘由。
为何在剧院中使用 Wwise?
《Merci d'être venus》是 Le Complexe 剧团演出的一部戏剧。该剧大量运用了独角表演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演出过程中,主角会跟观众进行互动,且随时都可以即兴表演。在着手做声音设计的时候,我们希望音乐能跟剧本的即兴风格以及该剧唯一演员加布里埃尔•莫兰 (Gabriel Morin) 的滑稽表演协调一致。而且,我将亲自上台为加布里埃尔伴奏,并在舞台的座位上演奏所有的声音提示。
就我看来,戏剧等表演艺术跟电子游戏的联系绝对比电影更紧密:演员是有血有肉的独立个体,其行为有时候是无法预测的,就像游戏中的玩家角色一样 – 音乐要对之做出相应的反应。我之前就用过 Wwise,排练的时候试了一下,团队对效果非常满意。
除了能以传统方式播放提示,Wwise 还提供了跟电子游戏相关的所有功能。借助 Actor-Mixer Hierarchy,我们可以构建各种复杂的声景;同时,还可利用 RTPC 来满足各种应用需要(比如,通过低通滤波器实时修改提示)。除此之外,其还有强大的互动音乐功能。
对我来说,在剧院中使用 Wwise 可构建生动、独特和复杂的声景,并使其自然地配合台上演员的表演。
将 Wwise 用作舞台创作工具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对 SoundCaster 也曾有过顾虑,担心它能否在演出当中触发提示。皮埃尔•玛丽•布林 (Pierre-Marie Blind) 的博文《Using Wwise for Theatre: Adaptive soundscape for Theatre Play Le Léthé》打消了我的疑虑,也让我有信心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做下去。
因为我要亲自登台而不是待在控制室里,而且导演并不希望把电脑搬到舞台上,所以我就想能不能把 SoundCaster 的 Event 指派给 MIDI 控制器上的按键再连到后台的电脑。在看过亚伦•布朗 (Aaron Brown) 制作的精彩视频之后,我才终于确信 MIDI 和 Wwise 所能实现的各种应用可能。
在连接 MIDI 控制器后可在 Control Surface Session 中为特定按键轻松指派 Event。
我希望在一个页面上显示整场演出的 Event,然后只需要几个旋钮就能调节 RTPC 的值。所以,最后我选用了 APC Mini mk2 作为控制器。
左:我的 APC Mini mk2(已经做好标示并可播放提示);右:我演奏音乐的舞台角落。
将 Actor-Mixer Hierarchy 用作音乐创作工具
当然,这些年来作曲家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更灵活地按照乐谱演奏音乐。比如,在音乐剧中,管弦乐队可在角色表演到剧本中的特定时刻前先演奏安全小节再演奏其余乐段(例 1)。
例 1:《Into the Woods》- Stephen Sondheim (1986)
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在 Wwise 中与 Music Switch Container 以及 Game Parameter 下的各种 State 结合使用。我们只需要将音乐拆分成不同的 State,并循环播放 Playlist 中的最后一个条目(例 2)。
例 2
然后,我们就可以转到另一 State 并继续播放乐曲的其余部分。不过,在此之前要谨慎并恰当地设置过渡。这种做法在电子游戏行业比较普遍。不过,跟预先编排好的乐段一起运用到戏剧中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 – 实话实说,挺有新意!
2023 年在 Périscope 剧院上演的《Merci d'être venus》
在《Merci d'être venus》中,演员会慢慢转到相应乐段并适时与观众互动。当中,我使用了前面所说的 State 方法。最终效果非常好。不过,在该乐段的一开始,歌词配了无小节、无节奏的音乐。当然,我也可以使用 Interactive Music Hierarchy。不过,使用 Actor-Mixer Hierarchy 并将音乐元素作为声音设计元素来处理要更简单。
例 3:《Merci d'être venus》的配乐跟 Wwise Event 的关系。
正如上面显示的那样(例 3),我在 Event 中指派了一个循环的持续低音。在演员表演到剧本中的特定时刻时,我会触发另一 Event 来在持续低音之上播放第一段管风琴乐句。在触发下一 Event 时播放第二段管风琴乐句,不过同时也会将持续低音的音符由 D 改为 A。第三段管风琴乐句会平滑地叠加在持续低音之上。这样我在 MIDI 控制器上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触发这些 Event!
现在,我需要在表演当中加入鼓声和节奏。为此,我将在触发下一 Event 时播放 "JCS_toune" Music Switch Container,同时继续播放下面叠加的持续低音。然后,我将乐段的其余部分放在了 Interactive Music Hierarchy 中。
我很欣赏 Actor-Mixer Hierarchy 为没有固定节奏的音乐提示带来的便利。所以,在《Merci d'être venus》中用了好几次。
在戏剧表演中加入互动
《Merci d'être venus》当中涉及一些比较沉重的话题。所以,它非常依赖跟观众的互动。在紧张的时刻,会插入独角表演。在观众反应良好时,演员会接着讲笑话。这时音乐也要跟上。
当然,我可以直接用吉他为演员伴奏(之前的演出都是用原声吉他)。不过这次我们想做进一步的探索,用更多配器呈现精彩的音乐瞬间。作为唯一的音乐家,我可以借助 Wwise 在保证配乐互动的前提下使用更复杂的配器织体。同时,运用 Control Surface Session 指派 Event,并在演出当中通过 MIDI 控制器随时触发 Event。
我知道 Wwise 是款功能强大的电子游戏设计工具,只是没想到它在剧场演出当中的表现也那么出色。无论是在控制室还是亲自登上舞台,设计师都可利用其来构建互动设计。
《Merci d'être venus》将于 2024 年和 2025 年在魁北克各地上演。
评论